admin |
|
等級:版主 |
積分:1786分 |
注冊:2004-1-8 |
發貼:521(346主題貼) |
登錄:1042 |
|
|
電子商務環境下敏捷性企業的OODA模型(下) |
客戶視圖:為了將更高的流程引入財務成功,公司必須首先實現他們的客戶需求和期望。在敏捷意義下,這意味著不提供分離的產品和服務,而是整合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常常涉及物理產品、響應服務、和適合的信息組件的復雜關系。客戶視圖考慮從客戶眼中看到的業務,這樣企業可以保持關注于客戶的需求和滿意。
財務視圖:財務視圖體現了傳統的衡量標準,反映了企業的市場績效,并且定義了企業向投資者和股東回饋的經濟價值。
敏捷平衡計分卡
敏捷平衡計分卡方法建立在傳統的四部分平衡計分卡之上,并且引入了第五個視圖:敏捷。敏捷視圖關注企業引導和適應變化的成熟度。掌握變化能力是電子商務企業的基礎業務需求。
敏捷平衡計分卡的五個視圖提供了OODA定向組件,即一個關于所有問題對企業現有狀態的意義、沖擊的全面衡量和分析,以及作為敏捷的電子商務實體的未來可能的績效。
“決策”工具
在OODA/AGILITY循環流程中,決策是基于數據/信息/知識的取得和表述,決定可以從事的一系列行動,在高度競爭性的電子商務環境下,決策制定速度和豐富的創新是必須的。在俄羅斯,一個有用的工具被引入決策制定流程:TRIZ,含義是“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原理”。
TRIZ是一種機制,可以推進關于復雜問題和機會的創造性或突破性的思考。比如,對于那些沒有現有解決方案、或者解決需要非標準化、創新性的概念和思想。這種方法最初在蘇聯專利局的Genrich Alshuller被開發,隨后精煉并且擴展到研究科學家和全世界的實踐者領域,TRIZ指引決策支持者和問題解決者,以系統和模型化的方法,實現非標準化的思維模式和非典型性的潛在決策空間。
今天TRIZ方法包括一系列經典(Altshuller開發)和現代(Altshuller之后開發)概念、組件和工具。包括:
1.理想最終結果:傳統的問題解決方法和思維過程通過妥協來尋找解決方案。比如,通過平衡和替換潛在行動的正沖擊和負沖擊。相反,理想最終結果方法描述只有益處,沒有損壞的問題解決方法,不引入復雜性和原始系統的成本。
2.技巧的沖突區域:技術沖突是預設解決方案的結果,在提高系統每個特點的過程中,導致了其他特點的惡化。TRIZ的目標是通過消除、減少等手段,解決所有與潛在解決方案相關的技術沖突。
3.物理的沖突區域:物理沖突發生當對立的、矛盾的、和互斥的屬性被系統的同樣組件或屬性所需求(比如同時需要增加、或者減少系統的某個屬性)。正如技術沖突,TRIZ通過妥協-談判解決物理沖突。
4.分離準則:將系統的組件、行為分開。TRIZ中包括的分離有:
i. 空間
ii. 時間
iii. 在整個物體與其組成部分間(向沖突的功能分開)
iv. 通過條件
v. 將部分從整體中分離(不需要的屬性、功能、特征的提取)
5.沖突矩陣和創新原則:傳統Triz's (Altshuller開發)初始分類系統應用了2X2的沖突矩陣。矩陣的X和Y軸包含了39個唯一的參數(比如,速度、力量等)。Altshuller定義這些參數組成了技術專利的基礎。這些軸的匹配和交迭用40個唯一操作者和潛在原則(比如,分割、提取等)來代表,Altshuller認為這些原則解決了技術沖突。
6.創新的問題解決:創新的問題解決是系統化指引個人進行問題解決的TRIZ應用。包括四步:
i. 問題提出
ii. 問題陳述
iii. 創新的優先順序編排
iv. 解決概念建立
v. 結果評價和計劃實施
7.期望失敗決定:在潛在問題出現以前,通過系統嘗試、直接的創新的思維過程、破壞不能實施的系統來鑒定潛在問題。
8.直接演化:評估系統現有的發展階段,鑒定替代的潛在演化變量,提供直接未來開發的基礎
9.ARIZ:計算TRIZ邏輯活動,導致簡化的學習過程和更快速的解決方案的實現。
不同的廠商開發了很多TRIZ軟件工具和產品,客戶可以從商業市場上購買來解決自身的工程和技術問題。然而,后文介紹了TRIZ的架構,卻將此創新的方法用到解決一般戰略、策略和運作、機會、沖突和競爭性威脅等問題。
“行動”工具
行動是OODA循環的頂點,導致了企業的被動或者主動反應的執行。敏捷企業的行動目標是無論變動是組織的、操作的、技術的、產品的或者是混合的,企業能夠在任何方向概念化和實現變化的能力都不受限制、或者受最小的限制。這樣,敏捷不僅是OODA流程的行動工具,也是任何可能成功的競爭者的基本和必須的核心能力。
競爭性敏捷的需求由以下兩種互補的力量引起:
1.電子網絡、全球可訪問和互動的電子商務社區
2.快速重配置和可重復使用的產品技術和流程的開發
溝通和產品技術收斂的結果是基于傳統、階層式結構和批量化產品生產的傳統市場的惡化。這時出現了新的業務模型——突發的、電子的——內部連結的企業或者“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虛擬企業由暫時的電子連結、獨立組織單元的混和與協同、智能屬性和產品能力組成。在新興的,以專業化、分裂化、變動性為特征的市場上尤其有效,在這樣的市場中,即使企業有最大的、最多的資源,也會發現自己不能完全獨立存在。
虛擬能力的產生受到Internet和WWW協議的幫助,組織正在快速的將正常的業務從圍繞個別公司的競爭轉向電子協同的整合的公司網絡的競爭,Internet可以從這些不同的組織中整合服務。很多業務已經認識到與Internet的連接,以及可用互聯網資源地有效應用,將成為企業整體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投入戰略和資源來實現。對這些企業來說,供應商、合作者和客戶的關系將完全通過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術來處理,這將導致公司流程的動態的重新配置,整合將更加深入、廣泛和無縫化。環境的復雜的內部動態變化提出對快速而精確的OODA循環的要求,這種要求既是在虛擬企業中每個合作組織的,又是對整個虛擬實體的。
在以后的數年內,Internet技術也將信息技術/信息系統部分從現在的內部支持功能發生轉移。將多樣化的網絡服務在公共網路上傳播的可行性,提出了信息系統如何被構思、實現的新模型。通過語法(比如XML)和句意(如,垂直業務領域和行為的實現)標準的實現,新模型將很快出現,也可能創造on demand的必須的(敏捷)信息基礎架構來支持現有的復雜的虛擬企業,并且可以在最小的人類干預下實現成功操作。這可以在不同粒度下實現:
支持跨企業小型團隊間的離散的短期行為——比如,個人行為協作,或者參與隔離的業務處理。
實現策略反應——比如,業務單元層次,抵制競爭威脅或者取得市場機會。
維持長期的、戰略性的電子商務安排,將企業的核心流程與供應、需求、價值鏈和關系組織緊密集成——導致了復雜,多維的虛擬組織
RosettaNet已經建立了電子商務(電子業務)下的電子產品行業開發方法。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Robotics Institute已經研發出了軟件驅動的敏捷裝配架構產品。這一架構包含了標準的制造方法、支持智能制造單元的動態連結,可以基于動態、變動的市場和顧客需求而變動。
結論
今天,電子商務環境下變化的加速正在使制造、服務等各種領域的組織變得更加敏捷,即減少OODA循環的持續實踐來增加重復的次數。市場細分、全球競爭,關系管理、電子商務社區、信息溝通效率和其他業務趨勢(比如,虛擬企業、競爭者合作、業務重組)都對組織更快和更有效地對市場做出反應提出了要求。由于信息技術使現代敏捷企業成為可能,信息管理部門正在如何支持業務對可變性需求的壓力。
擁有了敏捷作為基礎,組織可以加速自身決策和管理的OODA循環,在日益變動的電子商務世界中保持其競爭性生存能力。(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