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青年 |
|
等級:論壇游俠(一級) |
積分:218分 |
注冊:2005-1-21 |
發表:60(46主題貼) |
登錄:26 |
|
|
兩個有中國特色的笑話 |
有一個段子是講一個像我一樣老大不小的年輕人找對象。如果把找對象看作一場考試,大概也還貼切,不幸的是這個年輕人兩次考試都沒有通過。一次是和女孩子過馬路,紅燈亮了,但馬路上沒有車,這個年輕人就老老實實地等綠燈,誰知道女孩子心里在想:“真是個榆木疙瘩,明明沒有車,還傻等。”結果正如你所猜到的,事兒就這樣黃了。另一次也是和女孩子過馬路,紅燈亮了,但馬路上沒有車。這個年輕人吸取上次教訓,昂首挺胸地過馬路,誰知道女孩子心里又想開了:“這人怎么這樣,明明是紅燈還要闖,素質好象有點問題哦。”結果你也猜到了,事兒就這樣黃了。我琢磨著這個年輕人后來看到紅綠燈肯定要崩潰。
聰明的讀者會想到,我講這個笑話一定是別有用心。這一點,我首先要承認。
有人把社會規則比喻為馬路上的紅綠燈,我以為這是一個很聰明的比喻。我們對紅綠燈的態度實際也可以看做我們對社會規則的態度,我看不出這在邏輯上有什么問題。
不遵守交通規則幾乎是國人的一大痼疾,很多人甚至把這當成一種能耐一種面子。比如我們單位的司機,在經過某個十字路口時就不管紅綠燈,因為在這個路口站崗的交警是他的哥們。每回我坐他的車子經過這個路口他都要提一下。我甚至懷疑如果他走到這個路口亮的是綠燈他是不是有點遺憾。根據我的觀察,他在別的路口都還是比較守規矩的,這說明他并不是不能遵守交通規則。
為什么有條件破壞規矩時一定要選擇破壞呢?往淺里說這是公德問題素質問題,往深里說正如貝卡里亞分析的那樣,“只要可能,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希望約束別人的公約,不要約束自己。”(《論犯罪與刑罰》)這就歸根到人性的缺陷問題了,沒有中外之別黑白之分,誰要是再說別人的素質差,自己就應該先臉紅了。
正因為人性有缺陷才產生了法律(規則),人若是天使那就無須法律了。孔子說教化可以使人成為君子,也就是類似于天使的那么一類人,為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他忙碌了一生,結果大家看到了。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有的地方法律(規則)遵守得比較好,有的地方遵守得比較差,差到法律淪為一張廢紙的地步。這個問題似乎需要分解一下才能說得清。首先要問一句,那個法律本身制定得好不好?比如說前一陣子北京有政協委員提議案,限制外來人員進京,結果人家都罵她,有些話還比較難聽。你可以想象,那個議案要是通過了,你又不是皇城根下的人,你有沒有遵守的積極性。對這個問題,有人說得干脆,“惡法非法”,像導致孫志剛慘死的法律就應該逐出法律之外。第二個需要問一句的是,這個法律出臺在程序上是否有問題。比如說修憲,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很多國家都是要全民公決的,程序嚴格煩瑣得要命,但如果你的立法機構不僅不進行投票,還不允許大家各抒己見熱烈討論,想修就修,三五年來一次,跟修皮鞋一樣輕松。這個憲法修訂得再好,你遵守的積極性又會如何。事實上,這樣出臺的法律不可能好到哪里去,立法者不夾帶私貨打死我也不相信。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像交通規則這樣已經達成全民公識的法律為什么也得不到普遍遵守?
這里我再說另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笑話。有個人出了幾天差,回到家就倒頭大睡,醒來后發現皮鞋有些臟,他又是個愛干凈的人,于是他扯了被單就擦,等他擦完了他才徹底清醒過來,發現他不是在賓館里而是在家里。他那個后悔你就可想而知了。
你可以說這個人活該,也確實是活該。但我說這個笑話不是到此為止,我試圖用它來回答最后一個問題。主人在自己家里是不會搞破壞的,除非他跟老婆吵嘴他又有摔東西的惡習,像笑話里出現的情況畢竟極少極少。假如個人在與國家的關系上也能找到主人的感覺,我敢打賭,他的破壞欲望就會抑制到最小。
理論上的演繹應該是這樣的,我們交了稅,雇人來處理我們的公共事務,這種人叫公仆。如果他的工作做得不好,我們可以批評他,就像批評你家里的小保姆一樣,如果他實在糟糕我們還可以解雇他。但事實上我們在自己的國家里好象做不到這一點,盡管他們也被叫做公仆。我們交了稅,但沒法打聽這些錢都是怎么花的,甚至他們說多少你就要交多少,手頭緊了叫你多交點,你也不能說半個“不”字。時間長了,你不難發覺他們更像主人而不像仆人。理論上你是主人但事實上你根本不是,你只有義務沒有權利,你的心態難以平衡,你的破壞欲也由此產生。對公共物品、公共規則破壞得越多,你就覺得自己占有得越多。哪一個安全闖過紅燈的司機不沾沾自喜呢,哪一個砸爛路燈的人不發出一聲狂笑呢?
更糟糕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也找不到主人的感覺,只要不是皇帝就有人比他的官更大。于是“大官破壞大法律,小官破壞小法律”(林語堂語),瞞和騙橫行官場,所以吳思說“皇帝也是冤大頭”。你知道崇禎皇帝上吊前最恨誰嗎?不是滿清貴族八旗騎兵,是他手下的那班口是心非的大臣。制度給了他權力,制度也給了他報應。
當然也有人境界高,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始終覺得國家是自己的,國家的事就是他的事。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圣徒,我除了表示佩服之外,還能說什么呢?但我也敢打賭,這樣的人不會是“大多數”。缺乏基礎的道德自覺是靠不住的。
現在可以得出結論了:一個缺乏民主的社會不僅產生不了法治,更別指望公德。在這樣的社會里生活,不僅疲憊不堪,還相互生厭。
網友: 帶刀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