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師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144分 |
注冊:2006-12-16 |
發表:28(28主題貼) |
登錄:2 |
|
|
各方爭搶職業認證市場--勞動保障部欲"一統天下" |
勞動保障部欲"一統天下"
5月10日下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標準教材開發處的一個小型會議圓桌旁圍坐著一些正在熱烈討論的人們,一位梳辮子的中年男子在一群公務員中顯得十分引人注目。
標準教材開發處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說,"他是我國業界最知名的咖啡師之一,現在正以專家身份與我們的工作人員探討制訂咖啡師這個今年4月底剛確立的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標準,以便今后對其認證鑒定工作的順利展開。"
事實上,除勞動保障部外,一些職業技能的認證鑒定工作同時出現在體育總局、民政部等其他部委的工作日程中,不僅如此,行業組織、學校、各類公司企業近年來也紛紛推出各種名目的職業技能培訓認證。
"這些認證中有的合法,有些卻根本不是對已報勞動保障部備案的職業技能的認證,它們所認證的'職業'其實并不為國家所承認,我們建議其走合法的道路,按照規范程序通過我們的認定。"勞動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標準處副處長葛恒雙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
新職業認定發布流程嚴格
"新職業發布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需要經過嚴格的流程。"針對某些培訓認證機構使用并未經過國家認定的職業名稱來進行培訓、認證的行為,葛恒雙表示,一個新職業的確立,須經過申報、調研,并經專家按新職業評審標準進行評審通過后,向社會公示無問題才能予以發布,個別職業還要進行專題研究和調查分析,確立的新職業將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他表示,參照國際勞工局的職業分類,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1995年勞動保障部頒布了職業分類大典,把我國職業分為八大類、66中類、413小類和1838細類。但是,隨著計算機網絡等一些新興技術使用的廣泛普及,一些職業的職業活動內容發生了變化,產生了不少職業,有些老職業從業人數減少很快,有逐漸消亡的趨勢,因此勞動保障部于2004年8月建立了新職業發布制度,加強對我國新職業的研發工作。
自新職業發布制度建立以來一共發布了六批64個新職業,加上發布制度建立前確立的55個新職業,19<a ><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好不好</font></a><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豐胸</font><a ><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護手霜排行榜</font></a><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瘦腰</font><a ><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怎樣可以減肥不反彈</font></a><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潤唇</font><a ><font color=blac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font-weight:normal;'>去眼袋眼霜哪個牌子的好</font></a>99年5月至今我國共新增職業119個。最新一批即第六批新職業發布是在今年4月底,發布了包括體育經紀人、照明設計師、咖啡師、調香師等的14個新職業。
"抓兩頭,放中間"監管方式牢抓認證鑒定
"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屬于公共物品,應由政府機構和政府部門認定的代理機構來做。"葛恒雙表示,勞動保障部在職業技能鑒定中采取"重點抓兩頭,放中間"的監管方式,即抓住國家職業標準制訂和職業技能鑒定這兩頭,中間的職業培訓工作則是完全市場化的。
據悉,勞動保障部確立的職業大部分要開發國家職業標準,對從業者從業行為提出規范性要求,為考試、鑒定工作打好基礎。勞動保障部主要組織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他同時指出,職業培訓的市場化導致了如亂收費等不良現象,個別地方還出現一些考培不分的現象,即考試鑒定與培訓兩方串通導致腐敗的現象。因此,勞動保障部正采取措施加強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管理工作,勞動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為此專門成立了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辦公室。
整治認證行業相關規章制訂中
對于那些并非由勞動保障部主導的職業技能鑒定,葛恒雙說,目前,大部分部委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都與勞動保障部有業務關系,頒發的主要是勞動保障部的職業資格證書。而協會、學校或者企業未經允許組織進行職業培訓和認證工作,雖然有助于將社會閑散資金集中投入培訓認證市場,滿足了社會上的一些需求,但并未經過國家層面的認定,沒有經過規范的認定流程,因此并不受鼓勵,甚至是不被允許的。
他表示,合法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和職業資格認證機構有權發放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社會上的培訓認證機構能夠發放的應該只是培訓證書。
"本是不合法的,卻也拿他們沒辦法,因為沒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如何整治這樣的不合法行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面對這些疑慮,葛恒雙告訴記者,加強對這些現象管理的一些規章制度目前正在研究制訂中,一些相關措施不久后可能會出臺。
(文婧 高維 徐建鳳)
經濟參考報
|
[本貼被admin于2006/12/16 14:02:01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