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師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144分 |
注冊:2006-12-16 |
發表:28(28主題貼) |
登錄:2 |
|
|
迎接社會工作的春天 |
迎接社會工作的春天
“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十六屆六中全會發出的信號,最高決策層發出的聲音,宣告一種規模宏大的社會工作建設即將拉開大幕。
毫無疑問,將建設社會工作隊伍寫入黨的文件,將社會工作提到如此高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開天辟地第一次。對于剛剛興起的中國社會工作事業,對于廣大社會工作者,這是一種天大的福音。
自從黨的十六大提出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黨的任務之一,到四中全會正式提出“和諧社會”的理論,到本次全會確立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要議題,廣大社會工作者就在期盼著決策者有更加明晰和有力的政策出臺。而兩個月前,由國家民政部和人事部共同出臺的關于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認證制度,又為此次黨的社會工作政策出臺進行了很好的熱身。
六中全會是中共建設“和諧社會”從理論提出到政策落實的飛躍,“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無疑就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政策舉措之一。
社會工作是現代文明必不可少的潤滑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緩和社會壓力,撫平社會傷痕的持續過程。當中國人離向往已久的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全球化越來越近,我們忽然發現,許多原來沒有意識到的新問題也隨之而來:貧富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出現了;上學貴、看病貴成了百姓的難題;單位GDP的能耗過高,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快節奏的市場經濟生活,讓人們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壓力和心理緊張;專業化分工之后,兒童與老人缺人照料;正在準備高考和已經跨越高考的青年也平添了許多精神壓力與煩惱;當白領或中產階層開始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亞健康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孤獨癥、精神病、自殺等問題日益嚴重……這些不和諧因素不解決,和諧社會就成為了空中樓閣。
時代呼喚社會工作,社會工作事業的好壞,事關和諧社會建設的大局。建設和諧社會是全社會的事業,當然關鍵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但全民的參與,特別是社會組織、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更是和諧能否成功的基礎保障。作為“助人自助、專業服務”的新時代社會工作者,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要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住機遇,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這場和諧社會建設的潮流中去。
社會工作事業能否快速發展,關鍵是人才問題。這次六中全會公報,正是以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進社會工作建設的破題之筆。我們必須貫徹中央的精神,配合民政部和人事部等政府部門,積極做好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和職業認證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樹立助人自助的職業精神,加快推進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建設。
社會工作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在此,我們呼吁各級政府,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務必要將社會工作納入到社會建設的整體規劃來考慮,配置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并加大對給予社會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補助。同時,我們呼吁全體公民,都來關心社會工作、支持社會工作,共同為一個繁榮富強的時代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園。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和諧社會的核心,而社會工作,正是以人為本,從人出發,基于人道主義和利他主義,實施助人自助的服務。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專業化的公共服務,特別是幫助困難、弱勢的群眾,讓他們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以努力激發社會活力、增進社會團結和睦,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以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將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落實到社會工作中,為全社會提供最好的人道幫助和人文關懷。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社會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嶄新的事業,我們必須借鑒國際經驗,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創造性地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工作新思路、新方法,開創我國社會工作的新局面,為和諧社會作出全體社會工作者的新貢獻。
號角已經吹響,動員令已經下達,讓我們抖擻精神,鼓足干勁,投身社會工作與和諧社會建設激流,以實際行動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來源: 公益時報 |
[本貼被admin于2006/12/16 14:06:29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