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青年 |
|
等級:論壇游俠(一級) |
積分:218分 |
注冊:2005-1-21 |
發表:60(46主題貼) |
登錄:26 |
|
|
南水北調文物報告告急-大工程才有大機遇? |
南水北調給中國帶來文物憂患的同時,也給予中國考古界一次難得的搶救機會。這幾成中國考古的一個宿命悖論:只有大工程才有大機遇。同時,另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是:時間緊迫、資金緊缺等本可以善籌解決的問題能否在今后的類似工程中得以避免?
中國考古:大工程才有大機遇?
文物保護的“鐵人三項賽”
南水北調文物保護清單
當歷史碰上現實……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凌飛語報道 在汽車進入湖北省丹江口水庫庫區的鄖縣時,車上的人們都會看到一副標語:“恐龍的故鄉 人類發祥地”。而在離這幅標語不遠的地方,另一幅醒目的標語則寫道:“讓北京人喝上清甜的丹江水”。
這兩幅標語體現的困境在于,在南水北調這樣重大工程開工之際,中國的歷史和今天又再一次發生了碰撞。
“南水北調確實有許多好處,但是我卻覺得它是在中華文化的胸前拉了一條致命的口子。”一位年逾花甲的文物專家在一次文物保護會議上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模仿刀子在自己羸弱的身體上劃過,在場的人看后無不印象深刻。
世界遺產之劫
位于湖北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的中線水源,它的蓄水水位將在大壩建成后從最高157米提高到170米,這意味著丹江口庫區內將有10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全部淹沒在水下,而其中涉及到的文物保護點就有210處之多,其中甚至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遇真宮,大量珍貴文物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大概很少有世界遺產經受過遇真宮這樣的考驗。2003年1月19日晚,武當山九宮之一、500多年歷史的遇真宮發生火災,其主殿被徹底焚毀。而現在這個已經殘缺的宮殿又即將被水淹沒。
據湖北省文物局官員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文物規劃組已提出三種方案,這其中包括,第一,將遇真宮原地架高,因為遇真宮的海拔和淹沒后的水面高度差得不是太多;第二,將遇真宮一次性搬遷至其他地區;第三,在遇真宮外修建一道攔水壩,將其與庫區隔離。
然而,這幾種方案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據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王風竹介紹,原地架高或一次性搬遷都無異于重新修建,必須先將遇真宮拆除,對殘塊編號,再重組。工程中會出現不可避免的損傷,其原貌也將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如果真對其進行遷建,它將是中國單體建筑搬遷規模最大的一項工程,估計資金將高達1個億。而修建水壩的建議則將在排水上遇到很大的問題。
據報道,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段的文物調查報告早在去年2月份已經按審批程序上交給長江水利委員會,再由長江委轉至水利部。10月他們又按要求送去了修正稿,但是這份報告遲遲沒有回音。
湖北省武當山文物局副局長趙本新對記者坦言,要保證2008年北京人民喝上水,遇真宮在至今保護方案沒有批下來的情況下,很難有時間對其進行拯救了。
遇真宮由于屬于世界遺產,所以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約定,一切改變遇真宮現狀的做法都須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委員會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同,才可實施。而如果將來由于時間不夠,保護不力,那么中國的國際聲譽也將遭到破壞。
京杭運河連文物都不是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王訊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東線的文物保護在南水北調的任務中最為繁重。而由于南水北調的干渠將有一部分需要依托京杭運河的古河道,所以京杭運河這個在中國歷史上與萬里長城齊名的河流將面臨拓寬,這中間將涉及到大量文物的保護。
但是,由于京杭運河至今仍未享受文物待遇,所以用一位文物專家的話來說,就是要保護也“師出無名”。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也認為,保護大運河,首先亟需確定大運河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特質與地位。早在2003年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單霽翔就提交了有關重視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建議。在去年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期間,單霽翔又透露了大運河醞釀申報世界遺產的消息。但是,這些東西至今都沒有下文。
從春秋始,中國的東部就是華夏文明興隆所在。自宋以后,這里更是中國最富庶之地,光是乾隆多次下江南就在南水北調的東線地區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物、遺址。
但是,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剛剛開始不久的時間內,已經有多處遺址遭到破壞。據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田名利副研究員介紹,被毀壞的遺址包括了高郵三垛鎮的清代建筑、高郵臨西唐宋遺址和邳州劉集漢至隋唐遺址等幾處大型遺址。
田名利說,三垛鎮臨河的5幢清代建筑是市級文保單位,若要拆除要嚴格按照畫圖、測量、造像等程序,一磚一木都要編號,再異地復建,但是在拓寬河道時古建筑遭到“野蠻拆除”,他們到現場調查時發現現場只剩下殘破的木構件、瓦當和青磚,一些精美的雕花木構件只是用電線簡單捆扎堆放在當地房管所里,不少文物已經流失。1.2萬平方米臨西遺址大部分被推土機推平了,棺材板、尸骨和破碎的陶器散落在地面,古井被齊地鏟斷,文物遭到當地百姓的哄搶和盜掘,考古人員在村民家中發現了11層的瓷寶塔和完整無缺的宋代瓷碗等珍貴文物。10萬平方米的劉集遺址已被毀掉了1/3,一場大雨把陶器和瓷器的碎片沖得遍地都是,在考古人員強烈要求下工程才暫停施工。他說,這種施工局面引起了當地群眾的搶掘,盜墓賊和文物販子也跟蹤而來,文物安全堪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