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邵秉仁:企業并購的發展需配套改革跟進
發布日期:2010/11/28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施浩
|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會長邵秉仁昨天在中國并購年會上演講時指出,企業并購的長足發展需要將配套改革持續推向深入,可以說改革興,并購興。
邵秉仁認為,改革對于并購至關重要,只有加快改革,才能夠促進并購和股權投資。企業并購和股權融資都是產權調整的重要方式,雖然方式不同,但目標都是促成企業財產結構的優化,改善治理結構,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制度的基礎。企業并購和股權融資依賴于改革,改革越深入,股權投入越活躍。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原動力不足,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略顯停滯,某些地方甚至出現倒退,從而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由此可見,現代改革絕不僅僅要依靠金融體制改革,還必須配套地推進社會、文化、政治體制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領域,邵秉仁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是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動搖,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需要明確在基本經濟制度中規定,公有經濟為主體,但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不等于單一的國有制為主。現階段,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等等多種混合所有制都屬于公有制的發展。
其次是充分發揮非公經濟的重要作用。非公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承擔就業的主要力量。因此,必須支持其不斷發展和壯大,幫助它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而不能動輒以各種問題為由用行政手段強行對其并購或關停,而應支持、幫助非公企業不斷壯大與完善。
為此,必須打破現有壟斷,邵秉仁指出,國有企業在追求規模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壟斷地位得以強化,從而排斥和擠壓了非公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目前七個壟斷行業職工占全國職工人數的8%,而工資和福利收入卻占全國總額的50%以上,這是造成收入不公的主要根源。
最后,從目標上看,行政改革絕不是機構的簡單合并,而是要徹底轉變政府職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的作用。“中國的改革是漸進的,但是漸進不等于不動,看準了就要堅決地干,不停止的穩固向前才能緩解各種社會矛盾,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贏得時間。”
此外,邵秉仁提出,在改革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地調整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社會資本的優化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