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上海PE中心現狀:上海私募股權市場成為國企俱樂部
發布日期:2009/9/15
來源:經濟觀察報
|
外資蜂擁進入卻并未真正落地,上海私募股權市場成為國企俱樂部
上海打造PE中心再出新舉措。繼天津和北京后,國內第三家地方股權投資協會日前在上海成立。不過,與前兩家不同,上海股權投資協會的發起單位絕大多數是國企或國資背景。 同時,里昂證券、黑石和金浦產業基金等大型PE相繼在上海宣布將成立股權投資基金,但由于政策限制,真正落地尚需時間。
業界人士認為,這場由本地國資和國外機構為主導的上海PE盛宴將在多大程度上惠及當地產業轉型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仍有待實踐驗證。 ** 《北京大學私募股權投資(PE)與企業上市研修班招生簡章 》
國企俱樂部?
8月27日,在上海金融辦的牽頭下,上海股權投資協會(下稱上海PE協會)成立。
據悉,上海PE協會的發起單位包括上海同華投資有限公司、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13家PE管理機構,目前協會已有40多家會員單位。
其中絕大多數理事長單位和董事單位是國有大型的投資機構。發起人中僅紅杉一家是外資PE的身份。
按照官方的說法,作為社會團體,上海PE協會成立是配合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舉措。上海PE協會首任理事長、上海同華投資公司董事長史正富說:“希望能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創業有所推動。”
“從規模和性質上看,這些機構與中小企業接觸并不多,更像適合做并購、重組、整合的PE。”軟銀系一位人士認為,做兼并收購或者做股權投資,多半是要和主營業務有協同效應的。
上海PE協會并非上海市PE/VC領域唯一的民間組織。有9年歷史的上海市創業投資協會,由原上海市科委主任的華裕達擔任會長,更多地關注科技型創業投資。
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前身是上海市外國直接投資基金協會,發展重點則在外資股權投資企業。
據悉,上海PE協會有別于上述兩家協會,日前在上海金融業服務中小企業洽談會上,上海PE協會與上海金融聯合會、上海銀行同業公會等官方色彩濃厚的行業組織一同位列主辦人名單。
石投資顧問(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學文表示,按照上海市針對九大產業的相關扶持政策,上海PE協會可能將承擔參與行業監管、指導義務,有一定的政策建議權。
相對于上海PE協會多由國資坐鎮,北京和天津PE協會的主要成員結構更為平衡,理事單位都有為數較多的民營PE和外資PE,比如北京PE協會的會長方風雷,是厚樸投資管理公司的董事長。
上海PE協會表示,今后將吸納全國范圍包括國際PE會員。
外資尚未真正落地
正當上海PE協會成立之時,當地PE發展似乎正迎來“最好的時代”。
上海的PE規模在這個夏秋之交井噴。8月,已宣布在上海設立人民幣基金的外資PE總規模超過300億元,其中不乏里昂證券、黑石和麥格理這樣的外資金融巨頭。
一位浦東新區金融辦人士表示,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業內人士認為,正是上海方面在政策上的不斷突破,堅定了一些外資PE機構落子上海的決心。
不過,PE的發展還面臨不低的門檻。
一位外資PE人士稱:“仔細研究里昂、黑石等機構的募資規劃,會發現這些規模龐大基金的來源并未得到較明確的披露。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外資參與的人民幣基金離真正落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完善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支付結匯管理有關業務操作問題的通知》(142號文)規定: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除另有規定外,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不得用于境內股權投資。
此外,含有外資的人民幣基金中并沒有被明確可享受國民待遇。按照國際慣例,GP(普通合伙人,即管理人)在設立基金時都要投資該基金1%比例的資金。目前成立的人民幣基金中只要有外資成分,整個人民幣基金就屬于中外合資性質,其投入的企業領域有限制,在上市退出時也有障礙。
不過,由于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已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擁有先行先試“尚方寶劍”的上海在上述兩個政策上,有可能將有所突破。或許這在一些外資PE看來更像是一個機會。
前述浦東金融辦人士透露,上海已向國家外管局提交申請建議取消對在浦東注冊的境外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資金使用限制。同時還建議將那些在中國融資,且在本地注冊成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歸為境內投資者。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多次表示,對于外資管理公司發起的人民幣基金,如果外資投資比例不超過20%,可以考慮讓它享受內資基金的待遇。
難覓民資蹤影
上海本輪PE熱潮因人民幣基金而起,其中頗受關注的是當地國資的角色。
在新落戶的PE中,由里昂證券與上海國盛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總規模為10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備受關注。該基金計劃首批募資80億元,據稱已走上募集程序。
據了解,上海國盛集團是上海市國有獨資投資控股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億元,是上海市產業投資平臺和國有資產資本經營平臺。
上海國盛集團董事長施德容在基金成立時表示,與里昂證券合作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目的是從市場化的角度,參與上海新一輪的經濟轉型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以上海九大產業為投資目標,探索國有企業進入資產管理業務的路徑。
實際上,困擾上海多年的金融國資改革的大課題中,資產管理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比較薄弱的一環。
方星海在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上海有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雄心壯志,引入私募股權基金公司機構無疑將豐富上海金融結構體系。
上述外資PE人士認為,一方面,上海國資體量龐大,很多閑散資金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上海國資優化進程艱難,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代表市場力量的民營中小企業力量薄弱,無法參與其中,后者又需要大量投資基金。
一旦國資進入PE行業,并由以國外機構為代表的專門機構參與管理,上述矛盾無疑將得到極大緩和。
無論國外機構能否深度參與,上海國資涉水PE的思路都已提上當地政府的重點議程。
8月初,上海國際集團聯合中金公司成立以金融產業為投資方向的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浦公司)。
中國金融在線副總裁洪榕認為,國資強勢的領域,民營資本往往弱勢,如何能增加民營資本參與度非常重要。
“我們不斷在以政策吸引外資投資公司,卻忽略了本土民營資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功與否,體現在是否以市場化手段進行金融資源配置。”洪榕稱。
“必須看到私募基金原則上是不適宜國資和官方的長久運作的。”洪榕說,私募基金保密度較高、監管環境相對寬松,是PE能夠高度靈活的操作,是獲得更高收益率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 《北京大學私募股權投資(PE)與企業上市研修班招生簡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