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融資中國:碳交易CDM變局
發布日期:2009/8/3
來源:全景網
|
碳交易CDM變局
CDM業界目前盛行“停滯說”與“消失說”。
“停滯說”的理由是,大家都在觀望,特別是碳基金買家,有的已然退出這一領域,有的開始轉型,另外一些則在盡力爭取股東支持,希冀募到更多的碳交易資金。
“消失說”的背景是,2012年(即《京都議定書》有效期)之后,CDM機制是否還存在?如果存在,會有哪些規則變化?如果消失,替代機制又怎樣?
關鍵是,未來碳交易市場這塊蛋糕規模能有多大? 5月21號,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通過了美國氣侯變化碳交易法案(簡稱ACES法案),并極有可能在7月4日前經美國眾議院全體表決。
業內人士稱,如果該法案最終獲得通過,將成為美國二氧化碳減排和交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法案中,美國承諾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礎上二氧化碳減排17%。 法案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則是,未來在美國的碳交易市場,留出了20億噸的“補償”指標空間。20億噸指標,是采用類似《京都議定書》項下歐盟碳交易(EU ETS)中的CDM補償機制,使排放企業可在發展中國家采購二氧化碳減排指標。20億噸中的10億噸,來自美國本土項目,另外的10億噸則來自向國外減排項目,即類似CDM機制。而隨著這些機制的進一步細化,也意味,未來中國的CDM項目,除了繼續賣到歐盟外,也可能賣給美國的碳交易市場。
截止本刊發稿,所有獲簽發的中國CDM二氧化碳減排量為1.3億噸。 目前全球最大的雙強制(強制加入、強制減排)二氧化碳交易市場是在歐洲,但是隨著上述美國氣侯變化碳交易法案的出臺,接下來的幾年會在美國產生巨大的碳市場。 沃頓商學院一位教授做出預測,如果美國通過了氣侯變化碳交易法案,那么碳市場交易規模會從2008年的1180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000億美元。而CCX創始人兼董事長SANDOR博士也認為,不久的將來,國際碳市場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比現在的石油等商品規模還要大很多。
那么,接下來的是,機會在哪兒?
首先對于企業(項目業主)來說,由于CDM市場蛋糕增大,其投資熱情也會大大提高,因為除了主體投資收益之外,其CDM額外收益將得到更多體現,無疑是一大利好。 其次,是VC、PE的機會。采訪中我們發現,除了一些國際大投行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碳交易市場外,國內的VC、PE直接涉及CDM項目的少之又少,因為這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一般被碳基金等更專業的投資機構所掌控。但另一方面,幾乎所有VC、PE都表示,未來他們會特別關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而且,其投資的大部分企業幾乎都會涉及CDM,只不過出于風險的考慮,在其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中,依然側重于主體收益,并沒把CDM額外收益納入進去。
這樣來看,VC、PE離CDM并不遙遠。如果說之前的CDM還處于一個初級探索階段,更多體現的還是減排量與資本方的交易,那么未來,隨著交易規則的進一步深化,在一個新的CDM發展階段,技術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投資于技術無疑是VC、PE們的拿手好戲。 關鍵是,如何盡快融入其中??赡艿牟僮髂J绞?,與現有實力碳基金合作聯手,從技術切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