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牟其中獄中十年歲月
發布日期:2009/4/9
來源:南方周末
|
牟其中獄中十年歲月:運動量驚人 對唐萬新很不屑

原南德集團董事長牟其中 資料圖片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張華 特約撰稿 王坤祚 發自武漢
-在多數同監犯人的眼中,牟其中就像是個外星來客,他在起初幾年間,鮮與同室的其他人交流。大多數時間,他都在反思、讀書、寫作,每天的寫作時間超過12小時
-為了鍛煉好身體,牟其中在獄中每天的運動量驚人。他堅持每天早上繞著監獄內的小籃球場跑幾十圈,午休后就來回爬樓梯——六層樓上下十幾趟,高度相當于爬了一座紐約帝國大廈
-一天自由活動期間,唐萬新靠近牟其中,主動向其示好,表示要借手機給牟打。高出唐萬新整整一個頭的牟其中,側著臉,瞄了他一眼,很不屑地“哼”了一聲,不加理睬
2009年3月5日下午,雨后初晴的武漢,空氣分外清新。湯遜湖畔湖北洪山監獄餐廳前的廣場上,有一位高個子的老人正聚精會神地讀著當期的《南方周末》,他的滿頭白發與周圍冬青和梔子樹的翠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讀完報紙,頗為感慨地對身邊一位犯人說:“當一個大國的領導人,真是太累太累?!?br> 廣場上正在散步的另外兩位犯人聽了,禁不住啞然失笑。而他卻一臉嚴肅。
這位老人便是目前中國監獄關押的最著名犯人之一的牟其中。2000年5月,他以信用證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牟其中在獄中已呆了十年,他始終保持著對外部世界的關注,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手稿。有人說他是“六十多歲的身體,三十來歲的心臟”。這或許正是當下一些知名企業家慕名前往探訪的原因之一。
孤傲寡言
2009年,牟其中69歲。
這是一位極為孤獨的老人。在多數同監犯人的眼中,牟其中就像是個外星來客,他在起初幾年間,鮮與同室的其他人交流。大多數時間,他都在反思、讀書、寫作,每天的寫作時間超過12小時。牟其中撰寫的大都是政論或是經濟類的文章。
上世紀70年代他第一次遭遇了牢獄之災,彼時他因為批判文化大革命而被投入監獄,甚至被判了死刑,5年后平反出獄。之后他成立中德商店,聲稱要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不料1983年因涉嫌“投機倒把”再次入獄,這一次他在獄中只呆了一年。出獄后他把之前的中德商店升級為“中德實業開發總公司”,5年后在天津成立了南德經濟集團。
在洪山監獄是他的第三次鐵窗之旅。洪山監獄關押的許多是原來行政級別較高的犯人。牟其中入獄后曾享受過一段時間獨居一室的待遇,后調至另一房間。
牟其中鮮與獄友講起他執掌南德時的經歷。有時,他有點悶了,也會與一兩位相對熟識的獄友聊天,他對曾在洪山監獄服刑六年的獄友鄭毅說:“我出去以后,會興辦一所最現代化的南德醫院,對富人提供最高貴的服務,對窮人收取最廉價的費用?!?br> 鄭毅聽了之后默不作聲。他熟悉牟其中的秉性。實際上洪山監獄里不少人都知道牟其中的這一宏愿。有人甚至預言,牟其中刑滿釋放時,將會有上百家媒體記者和三十多位大名鼎鼎的企業家前來接他。
顯然,牟其中的這種風格與入獄前別無二致。他的特立獨行,他的桀驁不遜,皆延續至今。
他常會主動向境遇不佳的獄友問寒問暖,雖然話不多;獄友們尊稱他為“牟老”。
南方周末記者在湖北采訪時得知,在考核甚為嚴格的洪山監獄,牟其中從未有過違紀的行為發生,并多次獲得表揚。這也使得他繼無期徒刑改為18年有期徒刑之后,又獲得了減刑的機會。
為了鍛煉好身體,牟其中在獄中每天的運動量驚人。他堅持每天早上繞著監獄內的小籃球場跑幾十圈,午休后就來回爬樓梯——六層樓梯上下十幾趟,高度相當于爬了一座紐約帝國大廈。他習慣綁條毛巾在手腕上,邊運動邊擦汗。更為令人驚愕的是,無論數九寒天,還是春寒料峭,他都堅持洗冷水澡,做自編的體操。
于是,十年前牟其中顯得臃腫的體態,特別是他的“啤酒肚”,現在已經看不見了。他的身高超過一米八,現在的體重為一百七十斤左右。
牟其中的訴訟委托代理人夏宗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牟其中是一個樂觀的人。但他并非沒有傷心的時候。據牟其中的獄友回憶,他與其在國外的兩個兒子通電話后,常會哭。
獄中反思
除了《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監獄訂閱的報紙外,牟其中在獄中還訂了《南方周末》和《21世紀經濟報道》。他也常托獄友通過有關渠道幫他借書來讀。有趣的是,他習慣站著閱讀,以“保持頭腦清醒”。
“中國經濟最嚴重的時刻還沒有到來?!比ツ?月,牟其中對獄友鄭毅說。盡管身陷囹圄,他依然密切關注眼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有時,他可能也會想,如果南德集團存活至今的話,會是什么樣的情形。
上世紀整個90年代,南德一直是中國商界一個標志性符號,牟其中用輕工產品換俄羅斯飛機、發射衛星、開發滿洲里等令人嘆為觀止的事件,轟動海內外,也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爸袊衙駹I企業家”“中國改革開放十大風云人物”等贊譽紛至沓來,直到南德事發,牟其中于1999年被捕入獄。
“我不著急中國趕超不了美國,我著急的是,中國人學不會做一個好富人的本領?!蹦财渲懈锌?,“做好一個窮人,有骨氣就行了,而做好一個富人,則需要巨大的智慧和仁慈的靈魂。”
令人深思的是,從1999年英國小伙胡潤第一次把“富豪榜”的概念帶到中國,至今的十年間,“落馬”的富豪數不勝數,2000年前后有李經緯、仰融、楊斌等人,近兩年更有黃光裕、劉根山等大腕;當然,個中原因各不相同。
實際上,牟其中可以說是富豪榜上第一位落馬者。十年前胡潤發布處女作“中國內地50富豪榜”前幾天,才知道了牟其中被捕的消息,但總不能發布一紙“49富豪榜”吧,于是只好讓牟其中繼續榜上有名(第16位,財富10億元人民幣),不過在榜末注明有關原因。
“中國商人很難做到獨善其身,而與政治家為伍又前途未卜,做到像洛克菲勒家庭一樣代代相傳就更難了?!蹦财渲性讵z中說。
類似富有哲理的“名言”,牟其中總是妙語如珠,這得歸功于他在監獄中閱讀與反思。當他在獄中奮筆疾書時,他的獄友從不敢打擾他?!吨袊髽I家》雜志社長劉東華曾在牟其中入獄前和他接觸過,之后感嘆:這個人與一般企業家最大的不同是思維超前,他是在生產思想而非別的東西。
十年后,這句話似乎同樣適用。牟其中在監獄里源源不斷地生產的這些思想,有人認為“已經過時了”,有人則奉為圭臬,更多的人感到困惑,譬如,牟其中心里一邊充滿了政治情懷,一邊又不時表現出對政治的排斥情緒……
先鋒者的悲劇
牟其中在洪山監獄修心養性,而他的江湖地位卻并沒有就此消逝。
2007年,國內另一位曾蜚聲中國企業界的犯人來到了洪山監獄。雖然后來在此處只呆了很短一段時間,但他進來伊始時有一件高興的事,即終于可以見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商界前輩牟其中了。
此人是一位小個子,名叫唐萬新,即原“德隆系”掌門人,多年前叱咤風云的資本大鱷。德隆曾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唐萬新曾被譽為“中國第一悍莊”,在最鼎盛時期的2003年,唐萬新名列“資本控制50強”的首位,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共計逾20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次年,德隆系崩塌,不久唐萬新入獄。
牟其中比唐萬新年長24歲,兩人都屬龍。一位屬中國改革開放最早一批企業家,一生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一位是前者是資本市場梟雄人物之一,這兩個人在獄中的相遇,無疑非常具有戲劇性。
一天自由活動期間,唐萬新靠近牟其中,主動向其示好,表示要借手機給牟打。高出唐萬新整整一個頭的牟其中,側著臉,瞄了他一眼,很不屑地“哼”了一聲,不加理睬。
這時,唐萬新羞得像個小女孩兒一樣,臉倏的一下紅了。
后來,牟其中對獄友鄭毅說,他不喜歡唐萬新,他認為唐萬新當年的做法是“劫貧濟富”。
更富對比性的是,牟其中在獄中的最初幾年,曾有機會獲準保外就醫,但他拒絕了。他堅稱自己無罪,稱要清清白白地走出去。此后幾年,牟其中通過律師、訴訟委托代理人等不斷依法申訴,至今未果。
而被判8年有期徒刑的唐萬新,于2008年下半年獲準離開湖北蔡甸監獄,到北京保外就醫,然而今年3月20日,據財經網報道,在各方壓力下,唐萬新被有關部門要求重新回到獄中服刑。
唐萬新之外,一些當下的成功人士,亦慕名前來洪山監獄探訪牟其中。近年來有王石、馮侖、蘭世立以及IT界兩位知名的企業家等。
王石是牟其中在獄中比較推崇的企業家。馮侖曾是牟其中當年在南德的得力愛將之一,不過后來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恩怨;盡管如此,牟其中看到馮侖前來探望自己時,仍甚為感動。
然而,不久后,牟其中在獄中讀到馮侖所作的《野蠻生長》一書中提到他的文章后,頓感不爽,對于馮侖稱自己是“南德歷史上第一位炒老板的人”及其它一些細節時,牟其中非常憤怒,痛斥馮侖抬高自己、貶低他人,遂寫下萬字長文加以回應。
不過,馮侖在文章中所言的“商業上的合理性和制度上的允許程度是直接相關的,必須有很好的配合;牟其中的悲劇性在于要用沖撞體制的辦法不斷證明自己的強大……”坊間評價稱其一語中的。
實際上,這些探望者無形中構筑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分別是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生人,在當下的中國企業界均有一席地位,卻不約而同渴望見上這位生于上世紀40年代、名叫牟其中的獄中老人一面,不能不引人深思。
牟其中說:“我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試驗者、捍衛者?!钡撤N意義上,他也是一位失敗者?!都な幦辍返淖髡邊菚圆ǚQ他是一個典型的“集思想啟蒙的先知者與商業運作的蒙昧自大者于一身”的人。
鄭毅對此景象的感慨更是始于獄中,他甚至在獄中的時候,就有意持續觀察牟其中,并寫下了一部名為《牟其中評傳》、數十萬字的作品。
這部作品的開篇寫道:“牟其中先前之所以成功,是改革開放巨潮的推動使然,而不是他真的就具有孫猴子的本領,他忽略的恰恰是常識。而常識往往比理論更重要,更接近真理?!?br> 2009年3月26日,南方周末記者離開武漢的時候,鄭毅看了一下時間,用手指了一下洪山監獄的方向說:“牟其中現在又開始大爬樓梯了?!彼又f:“每層樓梯都有監獄人員對之照看、照料,畢竟,牟其中就快70歲了。”
這一天的下午,武漢突然下起雨來。洪山監獄籠罩在一層薄霧之中。沒有人知道,這時的牟其中,注視著窗外的大雨,他又在思考著什么。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鄭毅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