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各地房地產扶持政策一覽
發布日期:2008/10/17
來源:東方早報
|
長沙市(7月20日起)
1.經濟適用住房全面推行貨幣補貼方式,停止實物分配; 2. 二手房交易稅由1.98%調整為1.1% ;3. 在2009年12月31日前出售二手商品房,并購買普通商品房的,其二手商品房交易所交營業稅由財政給予全額補貼; 4.多項房地產稅費減免或延遲收取; 5.公積金貸款首付30%降為20%,貸款最長期限由20年調整為30年。
廈門(8月1日起)
購買70~80平方米商品住房可辦理不超過2人的常住戶口。
福州(8月4日起)
1.契稅減半;2.公積金貸款延長貸款最長期限至30年。
西安(9月4日-12月31日)
1.在西安城六區(下同)購買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或購買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二手住房的,購房戶按購房款總額的1.5%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2.購買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商品住房,購房戶按購房款總額的1%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3.購買144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的,購房戶按購房款總額的0.5%享受政府財政補貼;4.對于普通商品房項目,在2009年6月30日前,房地產開發企業按期開工的,項目應繳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在150元/平方米基礎上減免35元/平方米;5.房地產企業申請延期不超過半年開工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25元/平方米;6.房地產企業申請延期不超過一年開工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15元/平方米。
南京(9月19日起)
1.凡是在10月1日到2009年9月30日購買普通商品房,可按面積獲得“補貼”:購買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給予房款總額1%補貼;購買90-144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給予房款總額0.5%的補貼;2.在2009年9月30日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可緩繳、分期繳納基礎設施配套、人防等建設費用,最長可延期至開發企業辦理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之前;3.取消了“一套一價”的商品房價格管理方式……
武漢(9月22日起)
4類企業員工納入公積金體系。
宿遷(1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1.在16層以下高層住宅樓(指單棟12層以上的住宅項目),購買單套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由地方財政給予房款總額5%的補貼,單套面積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給予房款總額3%的補貼;2.在16層(含16層,單棟)以上高層住宅樓,購買單套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由地方財政給予房款總額7%的補貼,單套面積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給予房款總額4%的補貼。購買其他商品住宅,單套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由地方財政給予房款總額1%的補貼,單套面積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給予房款總額0.5%的補貼;3.購房者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從30%降至20%,第一次住房公積金貸款還清后,再次申請貸款的首付比例仍為20%。凡符合貸款條件的業主,在原政策規定的最高貸款額基礎上可再提高10萬元。
------------------------------------------------
早報記者 朱楠
從今日起,本市再次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對第一次購買自住住房,且有兩個人及以上參與貸款的借款家庭的補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上限,將從10萬元調整為20萬元。每戶家庭購房總貸款額度不超過60萬元。公積金管理中心有關人士表示,這一調整計劃其實去年已醞釀成熟,只不過采取“一次決策、分布實施”的具體落實方案。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公積金貸款額度的提高,是政府鼓勵剛性需求購房的調控手段,可以看做政府救市的一種溫和的信號。
去年已預留上調準備
昨天,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網站發布了《關于再次調整本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的通知》,對第一次購買自住住房,且有兩個人及以上參與貸款的借款家庭的補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上限從10萬元調整為20萬元。
具體調整方法為:首先分別計算每一個符合貸款條件的借款人的可貸額度,每個人的基本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20萬元,補充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然后將所有借款人的基本公積金可貸款額度累加,合計不超過40萬元,補充公積金可貸款額度累加,合計不超過20萬元。每戶家庭購房總貸款額度不超過60萬元。
另外,只有一個人參與貸款的家庭:仍按現有計算規則,基本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20萬元,補充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總計不超過30萬元。
與此同時,其他已有明確規定的貸款政策和條件不變,繼續執行。
該《通知》同時表示,2008年10月15日起,住房公積金貸款受理查詢系統和審批系統已按上述政策規定進行設定,請各住房公積金貸款受托銀行和住房置業擔保有限公司嚴格執行,并做好相關的準備和解釋工作。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早在去年6月,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就已決定將每戶家庭購房總貸款額度的上調目標確定為不超過60萬元。“只不過當時每戶家庭購房公積金貸款上限為40萬元,一步到位調整到60萬元,太過激進。處于市場穩定的考慮,也由于當時上海房價較為敏感,因此管理中心決定,采取‘一次決策,分步實施的’落實策略,去年9月1日先將貸款額度上調至50萬元,預留了10萬元的政策儲備。”
是否救市說法不一
對于是否屬于政府房產救市行為,上述公積金管理中心人士表示,這次將每戶補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上限從10萬元調整為20萬元,就上海實際情況來說,涉及的貸款家庭并不多,實際影響應該不大,因此該政策并不能看做政府救市的一種手段。
上海凱奕投資咨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蘇曉江則認為,據他了解,政府早已開始醞釀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并不是針對目前房產市場不景氣才出臺的救市舉措。“目前上海可用補充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占總購房人數超過20%,而額度上調后,總共不過節省2萬多元,并不足以改變購房者是否買房的決定。政府的出發點,可能在于鼓勵剛性需求的購房消費。”
而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所長楊紅旭昨天告訴早報記者,雖然與杭州、南京等城市政府出臺的一攬子救市政策相比,上海公積金貸款額度的上調對市場影響微乎其微,但仍可看做是一個微弱溫和的政策信號。“畢竟上海、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更引人關注,因此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時會更加謹慎。不論政府,普通購房者,目前都在試探市場。”楊紅旭認為,除非中央層面出臺具體救市政策,否則上海政府單方面出臺救市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