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劉翔億元保單“打白條”始末
發布日期:2008/8/24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陳哲
|
在平安公司網站首頁擁有三張肖像的體育明星劉翔,無疑讓未獲取北京奧運合作伙伴資格的平安,在過去的一年里賺足了奧運的眼球。但他8月18日在110米欄項目上的黯然退出,差點給平安帶來一場災難。 本報獲悉,那張位于輿論風暴中央的億元的人身意外險保單,本以平安、劉翔雙贏的目的曲折包裝出爐。但面對劉翔腿傷的幾乎無所作為,這場苦心經營的巨額保險秀,尚未完成使命,就已成為眾矢之的。
業內專家指出,該事件暴露了國內特殊保險產品上的缺失,導致目前的此類巨額保單營銷意義大過實際。
白條保單?
8月18日,劉翔拖著受傷的右腳走出起跑線的一剎那,他與中國平安簽署的一紙巨額保單隨即再次處于輿論的漩渦之中。
兩天后,中國平安針對此事宣稱,國家田徑管理中心和劉翔本人均不打算提出索賠。
平安公告稱,該保單由平安、田管中心、中國田徑隊及劉翔三方簽定,其中劉翔個人擁有1億元保額人身意外險,保險限期為時一年。并強調,上述保單涵蓋的風險范圍為正常人身意外險范圍。
該消息甫一公布,各大網站論壇上,隨即跟出大量的網友跟帖,對該說法給出質疑。一網友更是直指平安制造噱頭,“億元保險打白條,平安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其實劉翔的受傷更大程度屬于職業傷害,而非意外傷害。”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由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劉翔是長期職業勞損,不在賠償之列。
一位平安知情人士亦表示,可做佐證的是,田管中心馮樹勇在劉翔退賽的發布會上稱,劉翔的傷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應該說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這個傷就有了。”
太平洋壽險產品開發部總經理陳尉華認為,按照平安公告,除了保額高,與普通意外險保單并無二致。
根據國內通用的意外傷害責任范圍,該險種的賠付,必須滿足“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及非疾病性的傷害”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保單內情
據本報探訪,這張處于風口浪尖上的億元保單頗有來歷。
一位平安產險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初,一次110米欄比賽中,有選手因失誤打欄,沖向劉翔的跑道,這次險情讓教練孫海平開始考慮給劉翔的雙腿上保險。
而到2007年初,國家體育總局通過旗下專業體育保險經紀公司——中體經紀,開始給劉翔尋找保險商。平安由于之前通過中體經紀簽下中國乒乓球隊的兩名頂尖球星作形象代言人,此次與劉翔合作的開始,可謂輕車熟路。
“雙方的初衷,是設計一單針對劉翔雙腿的特殊部位責任險,”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平安的一次嘗試,2007年年中,雙方開始詢價。
但保險方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起初接受方案設計的平安專業子公司發現,該保單費率和標的責任范圍的確定難度較大。
“針對人體特殊部位的產品,國內較罕見。”太保壽險陳尉華表示,像劉翔的腿這類特殊部位標的,出現運動性傷害的概率較大,其保單責任范圍在技術上難以界定,需由該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核算。設計保單時,還得依靠大量的經驗數據作支撐。
此外,劉翔保單關鍵的再保險環節也遭遇阻礙。前述平安知情人士透露,劉翔保單中,遲遲無法在投保、直保和再保三方之間達成一致的費率,讓國際再保人退避三舍。
人保上海分公司重點客戶部總經理沈惠利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其實國際上,并不乏此類涉及身體某個部位功能損失責任的高價保單。國內的市場不夠成熟,費率偏低,這類創新型產品缺乏,是風險再分配難以得到國際市場認可的主因。
“而接手如此巨額的保單,不通過國際再保市場進行風險分散,無異于自殺。”平安這邊一方面要考慮這張為劉翔選擇的保單價格不能太高,又受制于保監會規定的20%自留風險的下限,騎虎難下。
前述平安消息人士回憶,無奈中,平安在保單中舍去了劉翔在訓練、比賽時可能出現的雙腿運動性傷害的責任范圍,使之成為了一份單純的人身意外險。此時,國際再保人方肯簽下一系列超賠臨分與溢額等分保之約。
營銷秀
但平安上述說法顯然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郝演蘇認為,問題并不全在設計能力上,關鍵在于此類標的風險太集中,違反了保險公司承保遵循的 “大數法則”:即同類標的越多,出險率越接近精算模型的預測,風險才能可控。“劉翔只有一個,保他的腿,出險概率太大。”此外,高風險相對應的保費也令人咋舌。
另一方面,郝演蘇認為這類保單在目前體育環境下并無必要,“炒作意義大于實際”。
郝的說法,或許在劉翔保單推出的曲折過程中獲得驗證。
平安人士透露,由于考慮請飛人劉翔做企業的公益大使,巨額保單一開始就定好是“送”的。2007年10月,平安集團由品牌宣傳部出面,向平安產險購買下該張保單。月底,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孫建一親自將保單交到公益大使劉翔手中。
這次出單全過程,列支方為平安品牌宣傳部門,以及保單原方案中,國際市場認可的較高保費讓平安難以接受而不得不放棄初衷,充分反映出這張保單的真實涵義。
目前,這則營銷故事的進展,似乎正在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一平安內部人士說,“很被動,又不敢作主動的象征性賠付。責任大部分都分給了再保公司,他們不認,誰來出這個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