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同學經濟,要學會資源整合
發布日期:2008/8/16
作者:嚴顏
|
同學經濟,要學會資源整合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EMBA課堂上,該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范曉屏教授拿出來剖析的案例,來自同學們的身邊——主人公正是浙大EMBA四班的學員。
案例
2008年春節前,在浙大EMBA讀書的陸修委,正為給自己公司的員工發放年終福利而頭痛。按慣例,公司會為員工準備一張購物卡,可是陸修委發現,局限于某一商家的購物卡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有的人還因此產生怨言。得知同班同學陳乃科、王康、許波杰等人在搞一張商盟卡,可以用于不同領域的商家購物后,陸修委興奮地找到了他們。
陸修委具有十五年醫藥保健品行業的營銷、策劃和管理經驗,擁有一家年利潤上千萬的企業。當他拿到“商盟電子消費卡”后,就犯了職業病,當作一個營銷案例來仔細研究,并連夜趕寫出近20頁的“商盟電子消費卡營銷診斷分析報告”,從營銷戰略到項目定位,從營銷管理到產品定位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述。
在王康的推薦下,商盟的各股東、也是陸修委EMBA的同學們,很快開了個臨時股東會,全票通過吸收陸修委成為商盟公司的股東,并聘請他為總經理。
陸修委把自己年利潤上千萬元的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自己全身心投入這家“同學公司”。
其實,這家公司是2007年3月,王康與同在浙大EMBA學習的陳乃科發起,以同學為核心成立的,因為進入浙江大學EMBA學院就讀的人,除了希望系統地學一些管理知識外,更希望能通過這個平臺,認識不同行業的精英領袖,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公司成立后,同班同學許波杰、管克杰、張旭光等紛紛加入,并很快席卷了整個年級。
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有十幾位股東,都是同學,陳乃科是主要出資人,王康是投資專家,張旭光是智能卡專家,再加上陸修委的營銷才能,許波杰的管理才能,是個互補的團隊。吸引他們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同學情誼”,而是一致看好商盟卡這個項目。股東之一、浙大網新軟件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旭光認為:“這不是傳統服務業的信息化,而是基于現代社會高度信息化的服務業,是個全新的商業創新模式。”這個項目已經得到了風險投資機構的關注,3000萬元投資資金即將到位,目前他們的目標是盡快上市。
點評
整合優勢資源,發揮組合效益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席卷各行各業。這幾位企業家充分運用同學之間的優勢和長處形成的“同學經濟”,通過“資本”和“智本”整合的協同創新,打破原有從思想到產業格局的束縛,為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創造更多機會。
他們這個項目是成功的資源整合,不僅把分散的商家整合起來,同時他們股東本身也是資源整合——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單獨來操作這個項目,困難都是難以想象的。只有陳乃科的資金,王康的眼光,張旭光的技術,陸修委的營銷,許波杰的管理,加上銀行的監管,還有浙大EMBA的學術顧問支持,產學研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同學資本的作用,構建聯系校友之間的經營性公共平臺,通過企業投資、項目投資、企業重組、并購、企業托管、資產管理、股權投資,發揮資源整合協同的集成效應。
人力也是一種資源,陸修委他們的團隊,很大程度上基于互相欣賞。同學資源的發現在于敏銳的眼光、互相欣賞的心態,帶來的最大收獲是資源的凸顯和善用。如果缺乏欣賞的心態,只會看到相互的缺點和不足,就會與機會失之交臂。從這個意義上講,能否保持欣賞的心態和眼光,對于企業審視資源、認識資源、吸引資源、發現資源至關重要。
同時,資源整合要不拘一格、善于集成,這是一門藝術。企業是資源的集合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往往圍繞著資源的爭奪與利用展開,誰具有更好的資源整合能力,誰就擁有無可爭辯的競爭力。資源整合講究策略,關鍵在于找到最佳結合點。這幾個同學就是找到了彼此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善于集成。各種彼此分離的資源,因為一個內在的紐帶被聯系在一起,這個內在紐帶就是資源整合者的目標。當前,在資源由市場配置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誰爭取到更多更好的資源,誰就可能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整合就是生產力。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整合其內外部各種資源。實踐證明,企業只有有效整合內部資源才能真正做強,只有有效整合外部資源才能真正做大,這既是現實形勢對我們企業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浙大管理學院教授、企業管理系主任 范曉屏
|
|